近几年,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,市场愈加火爆,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。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品牌,都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产品能够在“能源+智能”方面棋高一着,但实际效果却还是有点差强人意。然而,最近横空出世的智己汽车,却完成了一场新能源汽车领域彻底的革新。
机制创新
不同于传统的汽车制造业,智己汽车引入了ESOP(核心员工持股平台)和CSOP(用户权益平台),开创了“员工+用户”的双持股模式。其中前者占总股本的5.1%,后者为4.9%。目前智己汽车已经有300多名员工,团队研发人员占比70%以上,并且大都是85后,明年智己汽车的员工数量将达到千人以上。古有伯乐相马,今有智己抢人,“核心员工持股”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毋庸置疑。
如果说“核心员工持股”还有些稀松平常,那么CSOP(用户权益平台)就让事情变得更加有趣了。从目前智己汽车描绘的蓝图来看,用户所产生的数据都是有价值的,通过真实用户的反馈不断驱动品牌的优化和迭代,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。用户既是购车消费者,又是产品优化师,最终还能获得收益,所以说,当智己汽车的用户真是一件幸福的事。而且这么一来,用户的抱怨和投诉率将会控制在很低的水平,智己汽车的口碑自然会越来越好,不得不说CSOP真的是一步妙棋。
技术创新
为了更加极致地呈现汽车产品的艺术表达,智己汽车成立了“智能出行研究院”,从超长续航零衰减电池,再到零接管自动驾驶,每个解题思路都戳中了用户痛点。研究院不仅致力于前瞻技术的研发,更着力于将两者完美融合,打破以往汽车企业的传统架构模式,全新构建“一横三纵”研发体系,聚集了全球精英科创人才,智驾、数据驱动等研发人员占比75%左右。其中,整车研发中心作为“横轴”,将对数据驱动中心、智能驾驶中心、以及前瞻造型中心实现“业务贯穿”。未来,智能出行研究院还将聚焦智电技术、智能驾驶和智能出行三大领域。
在智电技术方面,智己汽车与宁德时代研发的全球最高能量的密度电池,支持1000公里续航,超过目前行业领先水平30%-40%,可实现20万公里零衰减表现,以消除用户对里程与电池寿命的焦虑。智己汽车还可以通过电芯材料配方优化、专利成组技术隔热阻燃,以及全铸铝电池包壳体封装,打造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,结合BMS 端云协同管理,可以达到不自燃的最高安全等级。为了解决充电痛点,智己汽车量产装备11KW大功率无线充电,充电效率几乎与传统充电无差异。
在智能驾驶方面,智己汽车结合全自动自主泊车功能,车辆能自动停入车位进行补能,也就是所谓的“无感补能”,并依靠Door to Door Pilot (家到公司/商区等自动驾驶) ,实现自动代客泊车功能。同时,智己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建立在一套灵活的技术架构之上,对硬件、数据驱动软件进行了通用性设计,将传感器等硬件与自动驾驶软件进行解耦。通过这一架构,可实现视觉、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感知系统的灵活配置,一旦激光雷达核心部件的商业化进入成熟期,智己汽车将具备立即在量产车辆上升级激光雷达感知系统的能力。
在智能出行领域,智己汽车联手阿里达摩院在AI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创新技术探索,广泛挖掘、深度解析海量用户大数据,正向驱动产品快速迭代,最终实现“软件定义汽车”。
智己汽车的出现,为我们提供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种新思路,展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种新模式,无论是在机制方面,还是在技术维度,智己汽车都打破了已有模式和成果,让大众知道,原来新能源汽车还可以这么玩,我们也期待,智己汽车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乘风破浪,成为智能时代智能汽车的“引路人”。